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标文化

 

我国道地药材与地理标志关系研究
时间:2021-08-26 09:40:29  来源:  作者:

 我国道地药材与地理标志关系研究


   我国幅员辽阔,道地药材资源丰富、历史传承悠久。但是,近年来,道地药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方面表现为国际层面上西方制药产业对中国传统中药材地毯式的基因侵夺,另一方面表现为国内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对道地药材的破坏。首先,自然环境崩坏带来道地药材产地生态遭受破坏,导致很多珍贵稀有药材的种质濒危临绝。其次,不规范的商业种植和开发拉低了药材的品质,市场上好药劣药混杂,劣币驱逐良币,这严重破坏了道地药材的道地性。从经济发展的视角观察,很多道地药材产区的农业生产水平落后,品牌化意识匮乏,要么守着金山银山不利用,要么没有充分认识到道地药材资源的价值而利用不当。

   从法律视角来看,涉及到传统医药保护的国际公约主要有《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协定(TRIPs)》、《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我国对道地药材进行法律保护的主要模式有地理标志、专利、技术秘密、植物新品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综合国际公约和我国相关保护模式的规定来看,地理标志的保护应该是最理想的选择,此种保护兼顾传承与发展、抢救与利用、静态归属与动态流转收益。商标富农工程就是要通过品牌化打造道地药材等农产品的高附加值,让农民留在土地上精耕细作,让农产品流通出落后地区,实现农民脱贫致富。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梳理道地药材与地理标志在概念和法律规定性方面的关系,建构通过地理标志保护道地药材的具体制度设计,以实现法律制度引导产业发展,地理标志作用于区域品牌文化的形成以及农民增收脱贫。

   一、道地药材和地理标志的基本概念

   (一)道地药材的概念和特征

   1、道地药材的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道地药材有如下描述:“道地药材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

   道地药材一般指为特定地区所产,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产量丰富,加工考究,疗效稳定可靠,并得到人们认可的特定药材。第 390 次香山科学会议将道地药材定义为“指经过中医临床长

   期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道”在中国古代是一种行政区划,汉朝将少数民族的聚居区称为道,与县同级。《汉书》地理志记载:“县主蛮夷曰道”。唐初道为设置在县之上的监察区,共设十道,唐睿宗时期增至二十三道。唐末节度使掌握地方实权后,“道”变为对一个节度辖区的称呼。至明清时期,“道”成为省之下军区的通称,如“福建省台厦道”或“台湾道”,但明朝及清朝意义上稍有不同。其中,也有人把清朝的道与省、府、县相提并论,称之为四级地方行政机构。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曾经在省下设“道”为次级行政区划单位,但之后被废除。道地药材的概念是在我国中医药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于地理位置与药物效果的关系,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司岁物,天地之专精也;非司岁物,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燥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意为同样的植物,不同的时间地点,药效完全不同,如果是适宜的时间地点,则是上上之药品,反之,则气味不同、性状迁移、药力大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载“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其中记载了 365 种药材,很多药材都带有道地药材的性质,比如“巴豆”、“蜀椒”、“秦瓜”、“阿胶”、“吴茱萸”、“代赭石”等,巴、蜀、秦、吴、东阿、代州等在古代都是地名。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刚出现及发展的阶段,虽然没有形成完善的道地药材理论,但是已经初步探明了药材的产出地同药效之间的关系,重视药物来源的传统已经有所体现。然而这些名称是否代表有后来“道地”产地代表的正宗质量的含义,还有待考证。秦汉统一以后,促进了药物知识的总结和药材的交流,此时期,药材已经作为商品在各地流通。此时期的本草著作也已经开始大篇幅的记载药物产地了。如《名医别录》中,大量的药物之下注明了产地,甚至注明了何地何种土壤生长的药材较佳,如地黄 “生成阳川泽黄土地者佳”等。此时,就已经体现了“以特定地区所产为佳品”的概念,初步具备了“道地”药材的主要特征。可见,至少在汉代,某些种类的具有真正“道地” 意义的药材已经产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经集注》对道地药材有了具体细致的描述:“诸药所生,皆有境界。江东以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所以疗病不及往人,亦当缘此故也”。即出自道地产区的药材要比出自其他地方的“杂药”药效更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药物栽培还不是很盛行,此时期不同药材间的差异多数是药物种属和生态型的不同。可见,药材种类的差异是早期“道地”药材形成和变迁的主要因素。此时期,除《本草经集注》外,其他医药方面的书籍中有关药材“道地”的记载也不断增多,可见此时期“道地”药材已经深入人心。道地药材的概念,至此已经成型。唐宋时期,道地药材的种植已经初具规模,人工种植的某些药物在质量上胜于野生,道地药材的有关理论也更加完善。栽培品种成为“道地”药材的数量大大增加,成为此时期的一个特点。《新修本草》中记载:“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阐述了动植物因生长地不同而产生变异的道理。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用药必依土地”更体现了药材生长地对药材效用的重要性。其中“药出州土”篇首次将药材按照产地十三道分类:“其出药土地,凡一百三十三州,合五百一十九种”。例如对黄连的描述为: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今西间者,色浅而虚,不及东阳,新安诸县最胜。宋代药物栽培在方式上更加进步。如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已成了附子专业县,杨天惠为之撰《彰明附子记》,详述其种植面积、产量、栽培加工方法等。宋代寇宗奭编著的《本草衍义》中明确写道,“凡用药必须择州土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唐宋时期药物交流随着贸易的发达而较前代有更为突出的发展。中外药物交流十分频繁。这也促进了某些药物“道地”产地的变迁,如木香,苏颂云:“今惟广州舶来上有来者,他无所出”,今“广木香”一词即由此而来。

   明清的医药学家明确提出了“道地”的概念,并完善了药材的疗效与道地性之间的关系。

   明代刘文泰的《本草品汇精要》中记载了 268 种道地药材,包含 8 种怀药、27 种广药和 32种川药,并专门设立了道地一项,用以论述药材的最佳产地。“道地药材”这一词汇的使用,最早见于明代戏剧作家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垌药》:“好道地药材,这两块土中甚用?”清代医学家徐大椿著有关于药性变化的专著-《药性变迁论》,论述了药材道地变迁的四种原因。在现代“道地论”的研究中,现代科学通过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从生物多样性,DNA 多样性等方面论述了道地药材的“道地性”。胡世林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狭义的“中药材道地性”:“同一物种由于生态环境差别极大,或因物种的性别、年龄、栽培、生理病理、生长阶段、或因加工技术使得该物种所形成的药材质量发生了真伪优劣的变化”。他把道地性的成因归为:产地不同、野生与栽培、养殖的区别、性别不同、生产阶段不同、加工技术水平的影响 6 个方面。从道地药材的成因角度认为:“道地药材是指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较佳、疗效好,为世人所公认而久负盛名者称之”。

   2、道地药材的特征

   (1)特定种质

   种质指生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基因。中药材来自于生物,而生物的基因控制着生物体内有效成分的含量与结构。中药材的有效成分通常为含量甚微的次生代谢物,如生物碱、皂苷、黄酮、苷类、萜类、香豆素、鞣质等,它们在生物体内通常含量仅千分之几或万分之几,因此,药材的有效成份含量决定了药材的优劣。如果一种药材具有较广的分布区,那么不同分布区的种群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就会产生不同的基因型,表达出不同的性状。道地药材长期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殖,经过成百上千年的自然选择与人工繁育,形成了有效成分含量高,遗传稳定的个体。例如供药用大黄包括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和唐古特大黄 3 个品种,根茎都

   含蒽醌衍生物类成分,其中的大黄酸、番泻苷等能泻下抗菌,唐古特大黄含大黄酸最多,高出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 2-8 倍,可视为道地药材的优良品种。而与三者亲缘关系相近的一些种类如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及天山大黄因不含或仅含微量大黄酸和番泻苷,泻下作用很弱,故不作大黄用。

   (2)特定自然环境产区

   “道地”药材的本来意思是指一个地方特产的药材,经过中医药长时间的发展才变成质优效佳的药材的代表。对于道地药材的产地限定性,古籍中曾有很细致地描述。如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指出:“诸药所生,皆有境界。秦汉以前当言列国,今郡县之名,后人增尔”。陶弘景对数十种中药的道地性做了精确的描述,并频繁地使用“第一”,“最佳”,“为好”等词来形容道地产区药材出众的质量。唐朝《新修本草》中也记载:“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动: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名实既爽,寒湿多谬”。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也特别强调了药材的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主张“用药必依产地”,并在书中按照产地十三道对药材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以上文献均说明产地是确定药材道地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生物的生长与发育都受会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我国地域广阔,具有寒带,温带与亚热带等多种气候条件,与高原,平原,丘陵等多种复杂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影响着药材的成长和成分积累,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土壤中空气的含量、比例影响着植物的呼吸作用,而气候条件则决定了植物周围微生物的品种、数量和繁殖情况。在不同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等独特的自然环境下,物种形成了自己的品质与生长、繁衍习性。古代医学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发现,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步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现代研究表明,同一种药材由于产地不同,质量确有差异,外观、性状、作用也有所不同。例如道地产区位于古怀庆府辖地(今河南省焦作市的温县一带)的怀地黄,其有效成分梓醇含量为 2.454%,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的地黄样品,其水浸出物和总还原糖含量亦最高,分别为 89.89%和 80.28%,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较低,分别为 3.79%和 1.11%。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焦作市处于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北高南低。由于太行山的阻挡及背风向阳的地形,焦作市冬季气温较同一纬度上其他各地偏高,尤其是冷空气南下时更为明显。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 3~5℃,利于植物越冬,特别是局部小气候为植物生存提供了条件。焦作市汲取了黄河上游各个地区不同地质条件的丰富营养,又吸纳了太行山岩溶地貌渗透下来的大量微量元素,土壤疏松肥沃,排水快捷,雨量充沛,水质奇特,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最适宜地黄、牛膝等蓄根类药材的生长 。当归的道地产区在甘肃岷县、武都、文县等地,其中以岷县所产的“岷归”产量最大,质量最佳。甘肃岷山山脉,因山前、山后的地理位置、气态环境的不同,药物的区别很大。产在山后岷县的当归,主根肥大而长,支根少而粗壮,内外质地油润,气清香,确为当归中的上乘佳品;产于山前的武都、文县一带的当归,因土层较薄,腐质土少,气温较高,所产当归主根较短,支根多而细,油性较差,故当地有“前山腿子后山王”之说。分别研究了不同产地的白芍、丹参和甘草的有效成分,证明不同产地的三种中药材中芍药苷、丹参酮 IIa、丹参素以及甘草酸含量差异显著。肖小河教授等的研究也表明,道地药材是该药材原物种在其产地的种系与区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长期受着孕育该物种的历史环境条件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特殊产物。所以,道地药材的产地限定性本身不但限定了该药材称谓的地域范围,也表明了道地药材所在地的特殊生态环境与其他普通药材所在地的不同。

   (3)特定种(养)植、采收、加工工艺、包装贮藏及运输方法

   道地药材和成熟的药材种植、采收与加工技术分不开,自宋代起就有了川穹的种植技术记载,过早采收产量低,过晚采收则其中的养分就消耗殆尽,菊花更是有晒干、炕干、阴干、烘干等多种不同的加工办法,经不同的加工办法会产生不同的挥发油含率,药效也就不同;道地产区的种植业者与中医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关于播种、嫁接、施肥、防虫的种植流程,有效地提高了道地药材的产量与质量。附子道地产地为四川江油,其种植加工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迄今已有 1300 余年。当地根据附子耐旱性高,怕高温的特点,选择在冬至前进行移苗,此时移苗,幼苗发育整齐,块根生长快,个头大。而根据块根生育期喜温

   润怕干燥的特点,在夏至前进行采收。另外,通过两次修根、一次打尖和多次除掉侧芽,使侧根的生长速度加快,采收时最大鲜附子重量可达 100g,能够加工成多种附片系列产品,片张大,边片小,加工优质商品率高。采收方面,我国医药学家强调药材栽培和采收季节的重要性,如唐代孙思邈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收,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李东垣《用药法象》中也记载:“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茎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如传统的牡丹皮采收季节为农历 2,8月,即初春和晚秋,所含芍药甙、丹皮酚等成分的积累在 1 年内有 2 个高峰期即 5-6 月和9-10 月。由于春季正值茎叶生长、根部养分上升,此时挖得的根皮质量较差,且春季多雨,药材不易干燥,故牡丹皮的采收多选择在秋季,此时收得的药材粉性足,形体饱满,质量与

   产量均高。丹参采收“忌水洗”,原因在于如果丹参采收后立即水洗并趁鲜切制,不仅费水费时,流失水溶性色素等成分,而且由于含水多,鲜切断面呈铁锈色,干燥后呈黑紫色。所以丹参采集后应先晾晒使其失水 20%-30%,堆积发汗,风干至失水 40%-50%,剪掉根头、残茎,过筛,风选,切厚片,风干,避免水洗造成的成分流失,饮片外观呈紫红色 。产地加工与炮制方法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在道地药材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发现的,是中药材生产的最后环节,对药材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到道地药材体系的形成。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生产有南北,节气有迟早,根苗异采收,制造法异度”,此处“制造法异度”即药材的产地加工,说明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药材产区的独特产地加工技术对道地药材道地性形成的重要作用。药材的产地加工是指在收获起土后,通过拣、洗、漂、切片、去壳、蒸、煮、烫、熏硫、发汗、干燥等一系列方法,对鲜药材进行的挑选分级、冲洗、整理、扎把、晾干、熏烤、切制等粗加工过程。而产地加工作为道地药材道地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其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加工技术和经验,并更加成熟而优良,为道地药材品质优于非道地药材和“道地性”的不可替代性提供了保证,以形成道地药材自己的独特优势。

   炮制是依照中医理论基础,根据临床需求与中药性质的不同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的目的,在于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材清洁纯净,改变药物性能以及降低或消除药物毒副作用,确保用药安全和更好地发挥疗效。由于炮制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反应,使中药的成分产生质或量的改变,这些改变又必然会反映到药理作用上来,对临床疗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中药附子,属毛茛科乌头属乌头的子根,为历代中医学家推崇的温里药首选药物,然而附子良好的功效与毒性并存,如果不采用合适的加工炮制方式,不但不能发挥临床疗效,还有引起心脏毒性的危险。传统附子加工工艺流程,附子经泡、煮、漂等环节炮制加工处理制成附子饮片,能有效的降低双酯生物碱所致的心脏毒性,发挥临床疗效。所以,一定的药材产区总是伴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历史,历史愈悠久,技术愈精湛,质量愈优良,道地性愈突出。也就是说,每一种道地药材都有其独特的栽培、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贮藏因素也是影响药物疗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贮藏不当引起虫蛀、霉变、走油、变色、甚至腐烂等变质现象,轻则降低疗效,重则完全无效甚至对人体健康不利。如荆芥,贮藏一年挥发油含量损失 30%,两年损失 42%,三年后损失达 52%。又如常山,同样的时间和贮藏条件下,生常山粉末、生常山饮片、常山炮制品粉末和原药材常山碱下降比例分别为 46%、35%、26%和 8.5%。

   (4)特定的品质和疗效——质优效佳

   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道地药材是在医家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道地之所以成为道地,首先是在临床应用中有确切和稳定的疗效,其次才和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道地”药材品质和疗效是道地药材相比于非道地药材的优势所在。上文列出的道地药材的特点,都是保证其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品种改变,产地变更、采集季节不当等因素都会影响药材质量,最终影响临床疗效。有效成分含量高,毒副作用小是道地药材有着优异的质量和疗效的根本原因。例如上文提到的道地产区位于古怀庆府辖地(今河南省焦作市的温县一带)的怀地黄,其有效成分梓醇含量为 2.454%,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的地黄样品,其水浸出物和总还原糖含量亦最高,分别为 89.89%和 80.28%,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较低,分别为 3.79%和 1.11%。道地药材毒副作用小,是因为道地药材在农药与化学肥料残留方面比普通中药材要少。道地产区的气候环境,种植方式等都对道地药材的生长繁殖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几乎不需要农药,肥料对其生长的干涉,即使有用到,剂量也是微乎其微,远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普通中药材缺乏道地药材这样的生长环境,因此有时需要农药,肥料等外界因素的添加提高其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如今相当比例的中药材都有重金属离子超标,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的原因。重金属,农残超标不仅会对药材的疗效产生不利影响,更容易对患者的身体产生毒副作用。例如河北围场、山东胶南、陕西黄龙和所产黄芩从抑菌、抗炎、解热镇静等方面的实验表明,作为道地药材的围场黄芩在抗炎、解热等方向显示了较好的效果,且该道地黄芩对动物未显示任何毒副反应。

   (5)特定人文传统

   上文从特定种质、特定自然环境产区、特定加工技术、特定疗效等方面总结了道地药材的特征,到此是将道地药材作为有体物来看待的,然而,道地药材之所以“道地”,之所以“质优效佳”,除了因为其具有以上“有体物”的特性外,还因为其承载着起源于道地产区的特定的人文传统。从宏观上说,道地药材反映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思想,表现出人与自然的辩证逻辑和辩证观念,全面地体现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对药物性质、功效及其不良反应等问题的全面认知,是传统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微观上看,道地药材的名称、培育方法、炮制加工技术、治疗方法等无一不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传统。道地药材溯源于我国原始先民的创造,流传于漫长的农耕文化社会环境中,其原本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具有强烈的产地限定性特征和民族特色。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载“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其中记载了 365 种药材,很多药材从药名就可看出药材与产地的关系。比如“巴豆”、“蜀椒”、“秦瓜”、“阿胶”、“吴茱萸”、“代赭石”等,巴、蜀、秦、吴、东阿、代州等在古代都是地名。后来随着中医药科学的发展,通过在药材名称前冠以产地名称来区分道地药材和普通药材的做法越来越普遍。道地药材也逐渐演变成质优效佳的中药材的代名词。道地药材之所以成为公认的质优效佳的药材,除了其药材本身的质量外,道地产区生产者,销售者诚实信用,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也是原因之一。如产于古怀庆府所辖的博爱、武陟、孟县、沁阳等地的 “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其经销商“怀商”之一杜盛兴商号一直坚持的经营理念就是:“不卖次品,不牟暴利”。怀商中有一句名言:人勤地不懒,经商靠苦干,利从勤恳来,天上不掉钱。吃苦耐劳、诚实信用是怀商的创业之本,是四大怀药闻名全国的原因之一,也是道地药材承载的中华文化独特的内涵与意义。

   道地药材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道地产区人民在药材的种植,采收,炮制等过程上的造诣造就了品质优良、质量稳定的道地药材,而道地产区外人民因此对道地药材的信任又让道地产区人民产生了自信心与自豪感,影响了道地产区人民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如济银花的道地产区山东平邑,总结了一套采收加工的经验。金银花的开花时间很集中,必须抓紧时间采摘。一般每年早春小满后采摘头茬花,以后每月集中采摘,每年采 4~5 茬,采摘时应掌握在花蕾上部膨大成米白色时最适宜,过早则花蕾青绿、嫩小,影响产量;过晚则花蕾开放,效价降低。一日之内,以清早至上午 9 点前所采摘的花蕾质量最好。金银花采下后应立即晾干或烘干,产地加工的方法有日晒、阴晾法、烘干法、炒鲜处理干燥法和蒸汽处理干燥法。道地产区流行的《采花歌》、《采花舞》等文艺作品集中反映了这种采摘金银花的复杂流程和欢乐景象。正是因为这一套传统的采收加工方法,提高了平邑金银花产量和质量,平邑也因此获得了金银花之乡的美誉。另外,众多古代中医药文献也是道地药材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道地药材理论的萌发、形成与发展贯穿了以下重要中医药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千金翼方》-《千金要方》-《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衍义》-《图经本草》-《用药法象》-《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农政全书》-《本草问答》-《药物出产辩》等。这一系列本草专著一脉相承,对道地药材内在质量的形成与其产地和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多有论述。阐明药材是以产地为本,产地决定了药材的性状,进而决定药材的药效,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即阴阳、五行、天药相应、天人合一,该学术思想概括了生物与自然界的有机统一,凸显天药人合一古代朴素生境观。中国古朴的哲学思想贯穿道地药材理论,并注重生态学观点,与现代生态学基本观点相吻合。

信息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地标目录
平台首页 | 国际地标 | 地标保护 |  申报流程 |  地标使用 |  知识产权 |  品牌效应 | 关于平台 |  
友情链接:  防伪技术   防伪标签   防伪公司   产业调查报告   金芒果地理标志国际博览会推荐品牌  
全国咨询热线:400-6040-315   京ICP备09101765号
Copyright © 1998 - 2013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